企业动态

Enterprise
Dynamics

西部大开发战略背景下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理路-ag真人游戏官网平台<返回公司新闻

摘要:以高质量为目标推动西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是现阶段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主线任务,其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逐步升级。把教育作为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最先导应当成为基本选择,并在依靠教育积累人力资本方面也作出相应升级,实现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发展,即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想要突破面临的困境,需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全面领导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通过增加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存量、提升质量和发挥作用等方式,从而建立起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与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高阶人力资本

* 本文系2022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部农村和民族地区人力资本培育的方式和路径选择研究”(批准号:22 ZD065)的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举足轻重,要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民族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民族团结,也是新时代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的重要一环。如何高效且充分地发挥民族教育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与高质量发展新方向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启动实施以来,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水平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开放社会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正逐步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后方”转变为“新中心”,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主战场,对全国总体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将日益凸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上新日程,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20年5月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美丽西部建设力度在内的多项举措,旨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其中,以高质量为目标推动西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是现阶段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主线任务之一。

在新的发展阶段,科学技术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推动传统产能不断优化升级,对人才质量的需求也相应升级,需要能够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体现数智时代技术特质的创新型人才,需要能够主动关注复杂生态系统并建立了主体责任的生态营造型人才,需要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这些人才作为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积累过程中最为活跃、积极的因素,其培育的数量、质量和进程深刻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也是我国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进程中的关键一步,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教育在培育这些新型创新人才(有学者称为“新质人才”)方面起到基础性作用,即通过教育高质量发展积累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因此,把教育作为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最先导应当成为基本选择,走一条适应西部独特性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定位的道路,通过具有西部特色的教育来构筑西部的自然和人文生态系统,这些都对民族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在当前内部和外部环境相当复杂的背景下,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离不开民族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特色发展,培育兼具创新活力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用之才。

新格局形成的关键要素:高阶教育人力资本

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重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而推进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新型创新人才及其培育作为核心驱动力。因此,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成为促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的关键要素之一。

教育人力资本通常是指通过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等方式积累起来的人力资本,包含个人的知识和技能等,衡量指标通常包括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人均教育经费、平均受教育年限、高校毕业生规模等。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来看,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即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劳动生产要素逐步演化升级的结果,具体是指拥有高级技能和专业能力的人力资源,其培养集中于提升受教育者和培训者的能力质量、技能深度和专业水平,标志着教育从基础层面向更高层面的转变。较之于教育人力资本,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在“量”和“质”两个维度上达到更高水平,且水平越高则意味着高层次的教育人力资本所占比重越高,各层次教育人力资本越趋于协调。[1]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和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阶教育人力资本逐步积累,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逐渐优化升级。在这一过程中,低层次教育程度人口占比不断下降,高层次教育人力资本比重的不断攀升,不仅反映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也指向了劳动力市场对高级技能和深层次知识的日益增长的需求。

这种以初级教育人力资本向高阶教育人力资本演进为特征的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的过程则能够加快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促使依靠物质资本与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驱动模式,转向以高阶教育人力资本为核心的创新驱动模式,进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这有利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促进金融结构、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升级,实现区域间经济体协调发展。尤其是对于西部地区而言,高层次技术型和创新型人才越多,各类防治灾害和治理污染的技术越先进,越有利于西部地区绿色治理的设计与实施,最终实现经济绿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本结构其外部性也有所差别。例如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具有区域差异,尤以东部地区显著,中西部则较弱。与此同时,这种差异性也同样体现在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上。究其原因,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在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完善、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市场化水平更高的东部地区促进技术转型升级的可能性会更高,这也为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提供了一个更有力的解释。[2]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挑战及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对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完备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制度,尤其是更高质量的教育作为重要支撑。反观目前西部地区发展实际,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如虽然具有丰厚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但生态脆弱性与经济脆弱性问题仍然并存,且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如西部地区的水资源短缺、植被退化、土地沙化等问题突出,经济发展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距,现代服务业、现代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新旧动能转换不足等。这些不仅制约着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也对区域内教育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当前,民族教育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困境,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以教育投入为例,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程度加深,现有资助力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缘家庭的教育负担问题,高等教育成本将逐步成为家庭层面教育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西部地区教育经费效率问题也较为突出,有些民族省区教育经费表面冗余,但效率低、质量不高,投入产出反差大,没有形成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究其原因,部分教育经费用于消解各种脆弱性,使得对抗脆弱性的反弹力量看似十分充足,但却要释放更多资源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因教育收益的低效与教育投资期望形成鲜明的落差,地方政府更倾向于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带来眼前收益的经济发展项目。但从长远可持续发展的视角来看,依靠民族教育积累的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的“量”和“质”都与其他地区存在一定差异,主要缺乏的是掌握科学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对区域创新、效率、经济等的支撑作用不明显,对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促进作用不突出。而高素质的人才只能靠教育来培养。因此,我们需要在“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的总体框架下,深入分析依靠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来促进西部大开发新格局形成的现实出路。

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的形成,既有赖于新型创新人才和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也需要高质量教育作为强大支撑来对人才进行有效培育。为此,我们应在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教育的全面领导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方针的基础上,加快摆脱外部脆弱性束缚和自身发展困境的进程,以新型创新人才培养为契机实现民族教育现代化跨越式发展,建立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与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着力点,加快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高质量民族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要注重高层次教育人力资本存量的提高,更要注重提高教育人力资本的质量。基础教育阶段以探究式学习、跨学科实践和科学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着力推进高中教育的普及,延长学生平均受教育年限,夯实教育人力资本梯度升级的基础。高等教育阶段统筹创新能力培育,着重发展学生学科视野、科学研究方法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坚守高等教育高层次人才培养高地,提升高层次教育人力资本比重。与此同时,加大民族地区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步升级各类定向培养计划。

二是优化教育投入结构,建立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培育成本共担机制,切实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薪资待遇。构建比例合理的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长效动力机制,落实“积极差别化”转移支付政策,改善教育人力资本薄弱地区的教育环境,用以优化高质量民族教育供给和教育生态体系建设。降低困难家庭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教育支出负担,提高家庭对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的支付能力和支付意愿。此外,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建设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的有效积累的根本保证,理应为更多优秀青年教师投身民族教育事业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

三是在民族文化传承教育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累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引导学生认识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形塑学生对文化的创造转化能力,使其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沃土,使依靠民族教育积累的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真正为西部地区的人民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是持续提升民族教育信息化水平,协同更新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方式。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深入实施人工智能战略作为缩短民族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质量差距的重要抓手,主动利用各类人工智能平台,积极构建人机协同课堂讲演、在线智慧学习、生成式互动教学、场景式社会实践、情景式主题教育等教育教学体系,打通民族教育在人力和财力上无法达到的“最后一公里”。[3] 同时,践行东、西“跨越——转型”可持续且高质量发展的民族教育现代化战略新思维,[4]合理引进适合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人才、理念、智库等资源,缩小区域间高阶教育人力资本在积累能力方面的差距。

五是促进民族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相协调,聚焦高阶教育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效率提升。及时依据西部大开发新格局背景下的产业结构需求调整教育人力资本结构层次,促进产业结构与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的动态匹配。通过高质量民族教育完善中西部地区创新生态系统建设和培育内生创新能力,打造创新高地辐射产业升级的方式缩小区域间创新鸿沟,形成教育发展和创新发展之间的联动机制,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有机衔接,以保证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能够承载教育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的供给,进而实现高阶教育人力资本作用效率的最大化。

西部大开发是一项具有长期性的系统工程,关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强化举措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为促进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民族教育需回答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通过高质量发展培育符合西部地区转型升级所需的新型创新人才,积累高阶教育人力资本。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民族教育摆脱外部脆弱性束缚和自身发展困境,也需要有利于高阶教育人力资本积累的配套保障政策加以支持。

参考文献:

[1]黄依梵,丁小浩,陈然,等.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一个实证分析——纪念人力资本理论诞生六十周年[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10).

[2]刘智勇,李海峥,胡永远,等.人力资本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兼论东中西部地区差距的形成和缩小[J].经济研究,2018(3).

[3]李小红,吴曼丽,郭琪琪.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历史变迁、当前问题及未来展望[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1).

[4]张学敏等.远方的期许:民族教育现代化加快发展的战略破局[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

(作者张学敏系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林笑夷系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责任编辑:吴绍芬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7-8期

2024-10-26

本文标签:ag真人,ag体育ag真人平台官方,ag真人国际官网,Ag平台官方网站,ag娱乐平台游戏中心,ag真人游戏官网平台,ag体育官网入口app,ag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g体育官网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