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高校教育,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兼具文化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当代大学生的必要途径。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何在教育中进行非遗“两创”实践,是民族地区高校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高校可以从明确非遗“两创”实践目标、组建研究团队与管理团队、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推广与宣传非遗“两创”实践成果四个方面入手,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两创”实践,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校教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1]。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2]。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发挥了建设性作用”[4]。民族地区非遗资源丰富,通过高校教育推进非遗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是民族地区高校的责任与义务,也是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高校教育可以对非遗进行创造性转化,将传统的非遗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从而推动非遗的创新性发展,提高传统文化的传承效率;还可以促进青年学生热爱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激发其创新能力,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发展奠定牢固的人才基础。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纷纷将非遗资源融入高校教育,形成了丰富的非遗创造性转化成果,有效地推动了非遗创新性发展。但同时,目前的高校教育非遗“两创”实践中仍存在着非遗“两创”实践目标不明确、研究人员与管理人员不足、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非遗“两创”实践成果社会推广与传播力度不够等问题。民族地区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高校教育非遗“两创”实践再上新台阶,有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明确非遗“两创”实践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指明了非遗“两创”实践的发展方向。民族地区高校非遗“两创”实践要以赓续中华文脉为目标。中华文脉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与形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更新,而“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5]因此,非遗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要融入新的时代内涵。第一,在非遗文化内涵方面,要适应社会发展,不断地对其进行补充、拓展、完善,使其文化内容得到再生产,使非遗文化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自己,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第二,在非遗具体内容方面,要在保留其优秀文化基因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价值,拉近非遗与大众的距离。这种转化不仅可以适应市场需求,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语言的新创造。第三,在非遗审美形式方面,要与大众审美相结合。非遗的外在形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其他外来文化更能获得大众的文化认同。在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要将这种融入血液中的文化认同与现代文化符号相结合,将原本的文化习惯与当今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价值追求相结合,使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肌理,让非遗的创新性发展可持续。
同时,民族地区高校非遗“两创”实践也要以推动当地经济与文化发展为目标。高校非遗“两创”实践并不是纸上谈兵,优秀的“两创”实践成果不能仅仅停留在高校,而要具体实施,要真正为当地作贡献。因此,在高校设计非遗“两创”实践时,就要深入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设计,要确保最终成果能被带到校外实施并通过检验。具体来说,就是可以结合当地政府的乡村振兴计划、城市工业发展目标、城市更新与文化空间打造、社区文化打造、全民审美意识提高等政策进行非遗“两创”实践规划。通过与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合作,将与时代发展要求一致的非遗“两创”实践成果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融入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让非遗的“两创”实践具有可持续性,真正达到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的目标。
组建非遗“两创”研究团队与管理团队
民族地区高校可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与管理团队,以便开展更具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非遗“两创”实践。近年来,民族地区高校虽然都在教育教学中加入了非遗的相关内容,但非遗在其中仍处于点缀或教学补充的位置,尚未形成具有系统性与整体性的非遗“两创”实践。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组建非遗“两创”实践的研究团队与管理团队。
一是组建研究团队,收集与提炼非遗文化精神标识,不断丰富非遗文化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 [6]。民族地区非遗种类繁多,且文化内涵丰富,高校需要从中收集与提炼适合创造性转化,且可持续发展的非遗文化精神标识。因为收集与提炼工作有一定的专业性要求,所以高校需组建专兼职结合的专业研究团队来承担此项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从历史进程中演变而来,与当地人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信仰文化相一致,并随着社会发展的变化发生着改变。根据非遗的基本性质,研究团队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开展研究工作。第一,研究团队要深入非遗发生地进行田野考察,收集可以在高校进行“两创”实践的非遗文化精神标识,并对其进行分类。第二,研究团队要将非遗文化精神标识进行提炼,提炼出适合转化与发展的非遗元素。不仅要提炼非遗的外在形态,更要提炼非遗的内在文化精神标识。第三,研究团队还要探索非遗现在和未来的价值体现,这是非遗是否可以进行创新性发展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相关准则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特点在于动态性和活态性,决定其必定不断演进和发展”[7]。非遗的原生态性只存在于过去,而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被赋予的过程。因此,在收集和提炼的过程中,要抓住非遗文化的动态性和活态性特点,了解非遗演化的过程,研究非遗的过去、现在、未来,要重视非遗的现实价值和未来发展的价值,重点提炼可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实现价值转化的非遗文化精神标识。第四,研究团队还要收集民族地区高校在非遗“两创”实践过程中的成功案例并加以研究,从中总结经验,分析实践过程中的得与失,以供全校教学与科研机构参考。高校二级单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非遗“两创”实践时,要将研究机构提炼的非遗元素和成功实践案例作为指导。
二是组建非遗“两创”实践管理团队,使非遗“两创”在高校教育各环节中真正落地。高校非遗“两创”实践主要是通过教育教学来实施,因此,需要组建管理团队、管理教学实践过程、监督评价实践效果、动态调整实践政策等,并由学校教务部门设置专门科室负责管理。首先,可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加入可供全校各专业学生选择的非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如开设非遗手工艺、非遗戏曲、非遗文学、非遗体育等课程;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课中探索非遗元素“古为今用”的方式,从而推进非遗的现代性转换。其次,要对整个过程进行跟踪管理,动态调整非遗课程,要根据调查研究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适合转化和发展的非遗相关课程,减少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与大众需求不符的非遗相关课程;要建立非遗“两创”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对非遗融入教学的成效进行评价,尤其要评价在教学中是否对非遗进行了现代性转换实践,转化是否符合现代大众需求,是否符合时代价值取向。再次,还要实施覆盖高校教育各个环节的非遗文化浸润行动,在教学环节外,还可以举办校园活动、营造校园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完成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浸润。最后,为激发校内外研究人员开展非遗“两创”实践的热情,可设立非遗“两创”实践基金项目,并面向校内外招标,完成指定的非遗“两创”研究项目,吸引更多研究人员发挥创造性思维,参与非遗“两创”实践。
创造激发大学生非遗“两创”能力的校园环境
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是“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矛盾发展过程中,以想前人未想的思维、做前人所未做的事情,推动传统文化向现代性转变”[8]。高校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的重要场所,也是文化传承的研习地,有着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年轻一代,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造能力强,往往能做到“想前人未想的思维、做前人未做的事情”。因此,高校大学生是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群体。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不仅是年轻一代的代表,最为清楚现代年轻人的喜好,而且身处大量的非遗文化资源中,如果可以有力地激发这些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他们能创造出彰显时代特色、符合社会大众喜好的非遗新产品,这将为我国非遗的“两创”实践作出突出贡献。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非遗“两创”实践校园环境,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
高校可专门针对大学生非遗“两创”实践打造硬件条件,如建立非遗“两创”实验室、非遗“两创”实践工作坊、非遗“两创”实践交流平台、非遗“两创”实践成果展示平台等;还可设置专项基金打造软性条件,如设立大学生非遗“两创”实践项目、非遗“两创”竞赛项目、非遗“两创”实践成果推广(交流)项目等。此外,还可制定奖励措施,及时对在非遗“两创”实践过程中获得优秀成果的学生给予肯定。总之,高校要从“硬+软”两方面入手,提供一切资源培养好、引导好当代大学生进行非遗“两创”实践,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做好非遗“两创”实践成果的推广与宣传
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根本要求之一。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做好非遗“两创”实践成果推广与宣传工作,提高非遗文化的展现力与传播力。高校要主动发挥联动作用,联系地方政府、民间机构、社会团体、企业,让非遗的“两创”实践从校内走向校外,动员全社会力量,将非遗的“两创”实践落到实处。
一方面,要做好社会、政府与大学生之间的桥梁,推广优秀非遗“两创”成果。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最具有活力的,如何让大学生的非遗创造性实践成果成为人民群众共同享有的文化产品,需要高校作为桥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努力,让最具有创意性的想法落地。高校非遗“两创”实践管理部门要将优秀的实践案例向企业、政府、兄弟院校推广,并与之交流“两创”实践的经验,互相学习优秀的非遗“两创”实践案例,让大学生的非遗创造性转化成果得到社会应用。
另一方面,要做好社会宣传,增强非遗文化影响力与感召力。增强优秀非遗文化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离不开宣传。非遗是人民群众在千百年劳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智慧结晶,被挖掘与提炼出来用以转化的更是优秀的非遗文化,具有极强的宣传价值,因此,推进本项工作的重点在于选择合适、高效的宣传手段。人民群众,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群众对非遗有一定的亲切感,将非遗进一步与群众熟悉的大众媒体结合,必定受群众欢迎。因此,民族地区高校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和大众传播媒介对非遗“两创”实践成果进行传播宣传,让优秀的创造性非遗产品被社会大众认可,实现社会价值转换。具体来说,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等进一步深化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使其更便于被群众了解、认识;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宣传非遗转化的成果,如利用微博、小红书、微信等大众媒体,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总之,我们要使非遗融入人民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非遗创造性转化成果随处可见,提高非遗文化的展现力与传播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让非遗得到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23-06-02)[2024-0110].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06/content_6884316.htm.
[3]中国政府网.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EB/OL].(2023-10-08)[2024-03-12].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310/content_6907766.htm?jump=true wd= eqid=8115a52f0004e11b000000066576d1f2.
[4]林继富,王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两创”实践研究[J].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2).
[5]人民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EB/OL].(2019-08-06)[2024-01-20].http://dangjian.people.com.cn/n1/2019/0806/c117092-31277456.html.
[6]求是网.担负起记录展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时代重任[EB/OL].(2023-12-01)[2024-01-10].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3-12/01/c_1129998540.htm.
[7]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8年版)[EB/OL].(2018-10-01)[2024-01-12].https://ich.unesco.org/doc/src/2003_Convention_Basic_Texts-_2018_version-CH.pdf.
[8]孙岿,田文霞.少数民族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新路径[J].贵州民族研究,2017(8).
(作者系贵州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 本文系2022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与保护模式研究”(批准号:2022B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4期
2024-05-21
本文标签:ag真人,ag体育ag真人平台官方,ag真人国际官网,Ag平台官方网站,ag娱乐平台游戏中心,ag真人游戏官网平台,ag体育官网入口app,ag体育官网入口登录,ag体育官网登录入口